当前位置:IC解密> 行业新闻 > 浏览正文
中国高铁:PCB抄板定制化交钥匙工程
回顾我国高铁的发展史,相较于其他国家而言,起步还是算晚的。世界上第一条高铁是1964年建成投产的日本东海道新干线,而中国第一条高铁客运专线--京津城际铁路2008年8月1日才正式开通。中国高铁短短几年高速发展,目前开通里程已经占全球高铁总里程的一半。之所以发展地如此之快,特别是核心技术,就是因为经历了引进、抄板、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过程,使得设备安全性和技术含量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和高起点上,自然也更利于高铁企业在成本优势的前提下迈向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和品牌塑造。
PCB抄板的概念及技术意义
所谓PCB抄板,即电路板抄板,又称为PCB克隆、仿制或逆向设计,它是对已有电子产品或电路板的PCB文件、BOM清单、原理图等技术文件进行1:1提取还原,然后再利用这些技术文件进行PCB制板、原产品克隆的过程。因此,利用抄板技术,企业不仅可以了解它国高铁部件的制造工艺及技术优势,而且能掌握其设计原理,积累技术经验为自己的产品设计提供借鉴,消化吸收后有利于本土高铁的二次开发。
中国高铁技术赢得各国垂青
高铁技术向来被称为“大国技术”,以前,走在这一技术前沿的国家只有法国、日本和德国。时至今日,中国高铁技术体系甚至赢得了美国、俄罗斯等传统铁路强国的垂青。从去年开始,李克强总理在出访多个国家中就频频打出中国高铁这张“名片”,在与泰国、罗马尼亚、埃塞俄比亚、英国等领导人的言谈中,我们不难看出各国对我国高铁技术的肯定,同时对与中国高铁技术领域合作也给予了期望。
PCB抄板引领高铁“走出去”
目前正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最佳时机,先进的PCB抄板技术并不丢人,它不仅是“中国创造”的“排头兵”,也是全球高铁的“引领者”。特别是在未来市场,中国高铁想要“走出去”,还要学会适应全球化,不仅要卖产品,还要卖服务。这就需要PCB抄板技术学习借鉴国外更多优秀设计理念和本土文化,更好地承担起交钥匙工程和总承包模式,让客户真正地省时省钱省心。
通过中国高铁的发展轨迹,我们不难看出PCB抄板在初期是一个好的“追赶”路径,中国高铁抄板输出的不仅是设备样机制作,以后还会延伸做服务,向前做设计,让抄板定制化更快地适应全球化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