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IC解密> 芯片解密 > 浏览正文
芯片解密失败的原因分析
芯片解密失败的原因:
一、DECAP存在失败的可能(这种占解密失败原因的绝大部分):
(1)过腐蚀,PAD腐蚀坏,外部不能读出程序
(2)芯片流片工艺不,DECAP的时候容易腐蚀PASSVATION表层(钝化层),使管芯实效,外部无法读出
(3)开盖的时候把PIN脚氧化(酸弄到管脚上了)
(4)无意中弄断AL线
(5)芯片机使用特殊封装材料,无法和酸反应
(6)管芯特殊封装,不在芯片正中位置,极容易开坏
(7)芯片封装的时候有杂质,无法进行化学反应。
二、FIB存在失败的可能:
(1)芯片流片工艺小,位子没有找正确
(2)FIB连线过长,离子注入失效
(3)离子注入强度没有控制好
(4)FIB设备存在问题(目前上海FIB设备基本是台湾或美国淘汰的,设备存在问题的概率还经常出现,但知道有问题还好,怕就怕做的过程中突然出现问题,当然这个概率极其的低)
三、其他芯片解密失败原因:
目前加密的最新技术不断出现(我们已经遇到过一片ATMEGA48的最近加密方式,你用编程器一读母片,母片程序就会改变!另外 2007.6.12遇到过一款TINY13V的芯片,程序可以解密出,但是就是不能用)、编程器软件缺陷、芯片烧断过多管脚,并且烧断保护电路、低级的误操作都可能使解密失败;目前芯片的程序存储是靠内部电子作为介质来存储的,当芯片使用周期比较长或受到外部强磁场等环境的影响,失败的概率更高;另外带时序功能GAL解密,带有猜测性质,也存在失败的概率;如果采用纯软件的方式破解,和母片的编程软件、生产日期和编程方式甚至编程语言等有很大关系,也存在失败的概率。
上面的原因可能就造成芯片解密的失败。
对于芯片解密是否损坏母片?芯片解密解密存在损坏母片的概率,大概有0.3%的概率,所以也请客户考虑这种风险。
我们目前芯片解密有两种做法,
第一种是:软件的方法(要借助类似编程器的自制设备),这种方法一般不破坏母片(解密后芯片处于不加密状态),但也存在误操作的可能(比如误擦除等),这种概率更低大概只有0.02%(我们目前只出现过一次,新手操作);
第二种是:硬件为主,辅助软件,这种方法需要剥开母片(开盖或叫开封,decapsulation),然后做电路修改(通常称 FIB:focused ion beam),这种破坏芯片外形结构和芯片管芯线路(影响加密功能),但不改变芯片本身功能,但在DECAP和FIB过程也存在破坏芯片的可能(具体见上面分析)。
上一篇:荧光定量PCR仪的PCB抄板案例 |
下一篇:抄板软件的选择 |